忽如一夜

讨论三国演义&红楼梦(三国内容多)

  【三国丞相篇·孟德 】从忠臣到汉贼的对立(匡扶汉室→欺君罔上)

  【三国武将篇·关公 】兄弟之间的生死与共(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三国丞相篇·卧龙 】敌手之间的惺惺相惜(瑜亮“既生瑜何生亮”)、矢志不渝的忠臣一生(匡扶汉室→北伐大业)

  ❶《三国演义》与史不符,那么它如今还有价值吗?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小说诞生的大致流程分为取材和创作,如果演义完全尊重历史,兼顾创作空间足够会有很大难度。小说情节(原创+史料)为塑造人物、架构行文规划与分布、推动各线剧情发展,最终再体现主题。

  为什么魏蜀吴三家粉都有看罗贯中不顺眼的人?

  曹魏:尊刘贬曹的大旗,全书描写蜀汉阵营的人物数量多且精彩,曹魏阵营除曹老板以外的其他人物刻画远不如蜀汉阵营,谋士武将的存在感不强

  蜀汉:刘·英才盖世·备的演义角色和历史人物有严重的落差感,拿了玛丽苏剧本有着离奇的效果让许多人才甘愿为他效命,角色魅力硬件不够,人物刻画不如曹老板,魏延是忠臣还无端被黑

  东吴:周·江东白月光·瑜的演义角色和历史人物有严重的落差感,东吴与前两家相比没太多篇幅,谋士武将的存在感强了些却比蜀汉差太远

  原因一:演义人物和历史人物的偏差,即埋没原来的历史人物的高光魅力,原因二:小说关于X角色的内容不能满足喜欢X角色的读者需求量,原因三:《三国演义》比《三国志》内容更跌宕起伏,且剧情人物的艺术创作丰富度强,受众面更广,前两个原因导致一些读者恨铁不成钢的心理趋势,换而言之:“你既然能写为什么要把我家某某黑成这样?故意的是不是?”

  演义角色和历史人物有偏差是必然,有多少差别、描写方向是优是劣取决于作者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影响和作者本人的意识趋向,作者的文学功底和传统思想价值观促成了《三国演义》内容丰富、某某情节传播量广、角色形象深刻,现今三国故事依然耳熟能详

  《三国演义》的作用是向大众意识传递以忠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所有角色依照它的基础架构服务。换而言之,它是给人们树立三观的,不是抬杠扯阴谋论为粉角色抹黑对家互撕大战

  ❷为什么现代会有“携民渡江伪君子,屠城杀降真英雄”这样的说法?

  角色是否具备吸引力的效果,反差萌是其中之一。反差萌的前提是要有萌点、能有趣而不是扫兴。A人物做了一辈子好事和一件坏事,A人物于是有了污点,白纸中黑渍显眼看着膈应,B有人做了一辈子恶事和一件好事,B人物有了高光,黑纸中白点显眼看着有趣,从而形成了颠倒黑白的局面:A人物携带污点趋向负面反差感,B人物携带高光趋向正面反差感,进而B人物达到反差萌的层面。

  演义的角色塑造形象上,曹老板的人物描写程度比刘皇叔更强,曹老板的奸雄形象立住了,刘皇叔的仁君形象不给力。

  从现代来看,弯弯绕绕的含蓄方式不如直接进行更来劲。当携民渡江被视为虚伪时,刘备在网上的形象从伟光正仁义之君转到了虚与委蛇的小人,曹操屠城更直接更正大光明,就怕货比货,两相对比于是有了“携民伪君子,屠城真英雄”的结论

  再者,刘皇叔属于顺守仁义之制,曹老板属于破坏君臣之义,暂且抛去善恶观来看:在角色顺逆方面,逆反破坏者比循规蹈矩者更有爽点,换句话说读起来趣味性更强,类比隔壁红楼衍生品黛钗的大众印象:黛玉是逆反方,宝钗是遵守方,读黛玉的篇幅比宝钗的更有趣味,读宝钗的内容不如黛玉的更有意思,衍生品也会大量删除宝钗的情节转而力挺黛玉;如果再加一类角色当属凤姐:凤姐属于破坏方,前八十回的王·隐性女主·熙凤的篇幅和角色存在感不亚于钗黛,红楼中宝钗和凤姐的关系类同于三国中孔明和曹操的关系。《三国演义》三汉臣顺序:出场依次关羽→曹操→孔明,下线依次关羽→曹操→孔明,大结局时期+三国落幕期由孔明收尾,《红楼梦》三钗顺序:出场依次黛玉→凤姐→宝钗,下线依次黛玉→凤姐→宝钗(根据狱神庙和三钗角色定位而推断),大结局时期+万艳同杯期由宝钗收尾。孔明和宝钗都具备不在场情节的存在感,即某某情节并非主要写他们,却不能避开他们的人物影响,“哥不在江湖,但江湖还有哥的传说”。看官们读贾宝玉和刘备通常都有恨铁不成钢的失落感,会有一种“他应该比原文描述更精彩”的心理趋势,原因在于《三国演义》是围绕忠义写汉臣的舞台,《红楼梦》是为闺阁昭传的裙钗舞台,刘备属于汉之帝王[非臣者],宝玉属于须眉浊物[非裙钗],刘备和宝玉的人物基底就不符合全书要铭刻的主架旋律。

人物塑造上,刘备和宝玉的被动性更多,换而言之,曹操关羽孔明、凤姐黛玉宝钗都比他们更攻:

  Y类属性:曹操和凤姐>刘备和宝玉,三绝(曹关孔)>刘备,三钗(凤黛钗)>宝玉

  X类属性:刘备和宝玉>曹操和凤姐,刘备>三绝(曹关孔),宝玉>三钗(凤黛钗)

  有关黛玉CP与人物X类Y类组合 

  《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主题架构不同,但两部书也有相同之处:

《三国演义》三对一:[三汉臣⇔陪往者]曹操之(奸绝)、关羽之(义绝)、孔明(智绝)⇔刘备

《金陵十二钗》三对一:[三金钗⇔陪往者]凤姐(通灵)、黛玉(至情)、宝钗(至理)⇔宝玉

  《三国演义》刘汉篇幅(刘协·东汉线+刘备·蜀汉线):以十常侍祸世为开端,以黄皓祸世结束[宦官酿祸→成败分合+国难根由之一⇔首尾呼应]

  《红楼梦》冷热篇幅:以甄士隐暑热通灵之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为开端,中间依次是宝钗冷香丸、宝黛情炽孽海、盛筵热闹之景,以白茫茫大地结束[三热三冷→太虚警幻⇔色空观+有无观]

  铺垫之法:写曹操、关羽、孔明之前先写董卓、吕布、李儒(三绝反面映射),写曹操、关羽、孔明之前先写刘备、张飞、徐庶(三绝正面映射);写贾宝玉之前先写甄宝玉,写钗黛之前先写香菱,写宁荣府[大家族兴衰]之前先写甄士隐一家[小家庭枯荣]

  详略之写:详写玄亮君臣情节,略写策瑜君臣情节,详写赤壁之战🔥,略写夷陵之战🔥,详写孔明出山第一捷,略写徐庶出仕第一捷,详写关羽之死,略写曹操之死,详写黛玉进贾府,略写宝钗进贾府,木石前盟详写二玉其人相会,金玉良缘详写二宝器物相会,治家·理篇略写黛玉,青春·情篇略写宝钗,详写宝玉祭奠晴雯[映射黛玉],略写宝玉祭奠金钏[映射宝钗]

  名著联动1钗黛-瑜亮 

  名著联动2曹凤 

  如果再笼统概括俗说:《三国演义》是两汉臣之相(曹操孔明)大王朝汉朝覆灭前后的故事,《红楼梦》是才德两钗首(黛玉宝钗)大家族贾府抄家前后的故事;再进一步概括:《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基调),《红楼梦·第一回》:“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基调),《三国演义》→诠释忠义→传统价值观,《红楼梦》→石头历世→离合悲欢浮生若梦观

  央三片头曲顺序: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关羽→张飞

  如果根据原著顺序(内容重心大致方向):曹操→关羽→诸葛亮

  如果再加上三人:曹操丨刘备→关羽丨张飞→诸葛亮丨周瑜

  古时候读书识字人少,酒余饭后的相聚谈论、戏曲演义小说的传播多是获取三国人物的信息渠道,现代由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从而出现越来越多发掘历史人物面貌的现象,再有阴谋论推波助澜,外国文化产业的冲击,国内影视界传媒内容多样,现代循规蹈矩技能教育的长年普及而传统美德的传承淡化,成长环境影响、人生劳碌之苦、道德观念(/三观看法)的形成,在这样的土壤内长大的后代对于传统思想的见解不如过去紧密,个人情绪需要发泄的地方,同时现今伟光正类型的主角不如亦正亦邪的人物受欢迎。另有现在许多人的道德意识没有足够的修养成器,大众认知和社会风向相互影响。三人成虎,失斧疑邻,爱屋及乌,恶其余胥。三国演义看官对刘备苛责的风气,和隔壁红楼梦看官苛责宝钗袭人属于同类思维,相当于“你是君子,你是书里那么多人夸赞的大善人,那我为什么不能高标准要求你?你有一点儿偏差是不是你以往的言行都是装的?是不是都有目的?”  

  ❸央视四大名著电视剧都有背离原著主旨的地方,影视宣传本质上还是要向大众宣传价值观。比如央视水浒将忠义黑三郎宋江丑化成为了官位而舍弃兄弟的奴颜婢膝的投降派,央视红楼将山中高士薛宝钗妖魔化成封建卫道士和破坏别人感情的第三者、美化贾宝玉淡化他的纨绔子弟的缺点,央视西游美化唐僧、删除了原著许多不宜观看的场景,央视三国删除封建迷信的内容,将演义角色和历史人物折中处理。从原著到衍生品的演化过程好比是从史书到演义,古人的思维和现代人不同,有可能他们认为正常不过的事在我们看来难以置信,原著纯文字形式和衍生品视觉听觉形式的表达效果不能完好吻合,影视作品传达的思想至少符合现代大众价值观,正史是一个世界,演义是第二个世界,影视作品等下一轮衍生品又是第三个世界,综上所述百分百还原可能性不大

  ❹《三国演义》基础架构为传统忠义思想

  古代强调臣者忠义,或为国家、或为气节、或为君王。正统规范君王/主公的要求是仁义、臣子的要求是忠义。

  写历史向通俗演义必然描述君臣,在帝王篇幅(君)与臣子篇幅(臣)的选择上,作者选择重点描写臣子篇幅,因为臣子距离自己的处境更近,也更好体现作者传递的主体价值观,且塑造帝王形象太难,帝王形象比臣子更多面、更复杂,臣子的忠义属性>帝王的忠义属性,数量上帝王比臣子更稀缺,塑造帝王群像不如塑造臣子群像更容易把握好也更宽泛

  君臣描写:为臣者篇幅>为君者篇幅,三家阵营:蜀汉篇幅>魏吴篇幅;忠义离不开社稷兴衰,曾经强盛过的汉王朝时代结束必然离不开立处中央挟天子在手的曹魏集团的描写:曹魏篇幅>东吴篇幅;演义中东吴阵营的作用:组合三分天下、参与蜀魏情节、促进忠义悲剧,东吴篇幅领出来单独写它自己的没有太多,不如蜀魏

  演义描写重点在为人臣之忠义,为臣者篇幅三大主线都围绕汉臣:曹操(奸雄·权臣/主公篇)、关羽(忠义·武将篇)、诸葛亮(忠义·臣士/谋士篇)。三汉臣围绕三绝,奸绝·曹老板是权臣篇男主,义绝·关二爷是武将篇男主,智绝·孔明先生是臣士/谋士篇男主(后面全用权臣篇、臣士篇代替),由此展开各种人物分布、正反面描写、各家阵营的变动情节,三绝再呼应以忠义为立身根本的主题。

  其中奸绝·曹老板的形象基底是忠义与奸雄的矛盾体:忠义程度的毁灭性与破碎感、鸿鹄志士+乱世枭雄、权臣/主公/帝王的威慑形象、奸雄与忠义角色对线而受到的劣势喜剧感

  义绝·关二爷的形象基底是一身正气的忠义武将:忠义气节的坚守程度、勇武超绝万人敌和与之产生的傲气、傲上而不辱下且恃强而不欺弱的江湖英豪形象、将帅的威慑形象、沙场戎马半生、舍生取义一世

  智绝·卧龙先生的形象基底是一身正气的忠义臣士(兼美谋臣与高士的结合体):忠义气节的坚守程度、年少意气风发、运筹帷幄炉火纯青和与之产生的自信、士为知己者死、高卧山林才智高士的权威形象、庙堂之上尽贞忠臣的权威形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操:曹老板奸雄的角色属性根源在于他既是刘汉之臣又是曹魏帝王,君不君、臣不臣,还有曹魏篡汉板上钉钉的事实,严重违背了当时儒家文化为主的正统形态;写曹操之前先写董卓来铺垫权臣篇;在人才任用和君臣魅力方面,董卓吕布(反面)和曹操典韦(正面)是一组对照;曹操遇到关羽是向对方恭敬爱惜的形象,遇到孔明是被对方戏耍的形象,奸雄者与忠义者来往不占优势的原因:传统价值观所倡导的是忠义气节而非奸雄之姿,一般情况下讲究忠义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青梅煮酒的发起者是曹操,论天下英雄的点题者也是曹操;曹操之势由盛转衰期在火烧赤壁,横槊赋诗是曹操人生韶华胜极的阶段,赤壁鏖战为什么曹魏谋士们几乎都下线了?(蒋干的人物特征倾向于坑曹魏的赤壁功臣)一方面,曹操和后期伐吴的刘备一样都袁绍化了,处理问题产生志在必得的念头,对此别人的建议会有什么效用?另一方面,曹操接连受到周瑜诸葛亮黄盖阚泽庞统的计谋,赤壁之战再写曹魏谋士的则产生篇幅过长、人物过多、对手戏要求量高的问题,何况作者的重点是写汉臣而非魏臣,于是曹魏谋士干脆下线去了,下线的理由也合理安排了:孙刘所设计谋被曹操撞见大多是在曹操睡前或起床期间,谋士没睡醒的几率挺大,作者就这么让曹老板单身赴会去和孙刘联盟对线了;曹刘是一组对照,创业兴盛时都被东吴一把火烧完了,战后曹操的悲伤情绪流露于奉孝、刘备的悲伤情绪流露于孔明,是为君者在经受挫败后需求亲近之臣的寄托感;后文司马家之于曹魏正如曹家之于刘汉,也有因果报应的成分,正如吕布作为两番出卖义父之命的叛徒最后反被叛徒出卖一样,曹魏篡汉最后曹魏国君反被权臣司马昭所杀,还是当街弑君都不走流程了,违背忠义的权臣风气越来越严重,此类方面传达了警世效果,再往后面谋权篡位的臣子越来越多,忠义礼制崩溃→中央权威性下降→割据分裂、统一瓦解,庙堂之上为臣者都想造反且忽视治世→世乱更乱,汉末三国忠义正统性崩溃→魏晋南北朝动荡大混乱,是华夏历史上的权臣篡位高峰期;忠义礼制能带动中央权威性,魏晋再后来唐朝藩镇割据、辽宋金割据、明朝靖难之役,除过民族矛盾和融合问题,原因还在于中央权威性降低;流行的三国蜀汉篇幅、还有古时候口口相传的杨家将和岳家军的戏文小说,传达的正是传统忠义价值观,以及大众期望维护华夏气节如青山不倒、结束乱世且统一稳定的心理趋势(可能没这么多觉悟的,但有一定的暗示趋势);孔明舌战群儒正是怒斥不忠不义无气节的群臣,以达到捍卫忠义礼制、维护中央权威、进一步维护安国定邦统一性的效果;驱张松、杀杨修华佗,是刻画曹操晚年奸雄形象的最后一笔。而曹老板走了,权臣篇幅还没有结束,后面的权臣一个接一个来,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家兴衰轮流转,历朝历代的朝政问题谁家还没几个心头痛了?

  演义刻画曹操的复杂性切入点是反差感,描写汉贼曹操年轻时也有忠义之心,曹操喜欢有节操的类型,他对于陈宫有留恋之意、待关羽恩重特别,关键在于陈宫关羽如同两面镜子,照出了曹阿瞒自己曾有过的义心和忠心。同为忠义臣:陈宫和曹操共谋举事的情节描写更偏向于义,关羽在曹操那儿的情节描写更偏向于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然而破镜不重圆,碎裂的疤痕真实存在。曹老板怀念自己曾有过的忠义却早已一去不复返,会产生一种“爱而不得”的单恋感觉。如果再细分来说,还可以划分三面镜子:奸雄篇里,陈宫的定位在于曹操曾经的义士形象,袁绍的定位在于曹操曾经的忠臣形象,关二爷的定位在于曹操曾经的忠义情节;陈公台是曹老板义士初心溃灭的见证者,袁本初代表了曹老板忠臣初心的瓦解关口,关二爷复燃了曹老板的忠义之节的情中留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与公台、本初、云长全都分道扬镳,到底是最终殊途、不同归亦不同道。

  奸雄篇主线:[孟德献刀、吕伯奢一家惨案、讨董卓、徐州之战、宛城之战、灭吕布、煮酒论英雄、衣带诏逼宫、得失关羽、袁曹官渡之战、收荆州、横槊赋诗、与孙刘赤壁交战、华容道、割须弃袍、曹魏立嗣问题、汉中之战、杨修之死、华佗开颅手术、曹操之死]

  关羽:写关羽武将篇是第一回直叙桃园三结义这类带有江湖豪风的事迹,桃园结义最后一位出场角色是关羽,作者先铺垫刘备、张飞,关羽出场也不能比刘张相遇随便,在一家店落脚方三兄弟完成会面。兄弟三人中又单他多出了所拥有个人成就的事迹:杀倚势欺人的豪强,斗乱世而匡扶汉室的苗头最先实施者是关羽。武将篇描写关羽(正面)人物形象前先描写吕布(反面),演义前期通过两员大将的人生轨迹以及剧情发展体现武将篇忠义的主题。刘关张古城相会也是以关羽的路程为主线推进。关羽下线期恰好是张飞、赵云、张辽等人的战绩飙升期,武将篇幅男主不在,就让其他角色接手来诠释并补充武将忠义的主题。曹操下线期,描写刘备、孙策、孙权、刘表等人创业/守业的篇幅就高了。华容道会面是曹关生前最后的情分了结,走麦城不仅是关羽生命的终结,也是老一辈创业者英雄迟暮的开头,全书情节波动也即赤壁之战后步入了又一峰高潮,关二爷坚定舍生取义的价值观至死不变,正呼应了义绝的主题。关羽之死又是蜀汉阵营的第一大损伤,关羽去世后触发了全书一系列剧情连环锁式开展,蜀汉阵营:刘关张接连去世、蜀汉走向劣势、诸葛亮两朝开济老臣心,曹魏阵营(天子和汉室旧都都在曹魏手里):曹操之死、继承人植丕同室不合、魏兴而汉亡,东吴阵营:陆逊接重任、吕蒙之死,三家阵营均有大变动、大转折;刘关张生死之交与曹丕曹植同室不合形成对照,刘备愿意为非血亲兄弟报仇而舍去江山,曹丕愿意为江山而舍得对同父同母的骨肉兄弟下手。刘备、袁绍、董卓、司马懿、司马昭、吕伯奢等一干人物塑造是围绕曹操权臣篇而写,周瑜、鲁肃、徐庶、庞统、姜维、马谡等一干人物塑造是围绕孔明臣士篇而写,张飞、张辽、吕布、赵云、魏延、胡班等一干人物塑造围绕关羽武将篇而写,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刘备、周瑜的演义角色和历史人物反差太大的原因了。人物为剧情服务、剧情体现主题,谋士形象的鲁肃会围绕关羽武将篇而写,魏延作为武将也会围绕孔明臣士篇而写,文长可能就这么给黑了(也有可能是作者不喜欢“魏延”这个名字又加上了“反骨”的设定,把文长的人物形象向反面塑造,类同黄忠字汉升,黄老将军的人物塑造属于正面)。张飞之于关羽好比刘备之于曹操,如果说刻画关羽曹操的人物形象是A级,那么刻画张飞刘备的人物形象是B级,刘备除权臣篇武将篇之外还有臣士篇的内容,故而描写刘备>张飞,刘备在全书的存在感高于张飞。三绝男主都围绕着刘备,但塑造刘备比不过三绝有深度,所以会产生刘备是什么奇葩主角又时隐时现的感觉

  忠义篇幅上关羽和孔明主体规律都是一前一后:前为展志立业x线,后为英雄悲歌y线。剧情大致上走完关羽x线后走诸葛亮x线,关羽y线结束后接着续诸葛亮y线。

  忠义篇主线:

x线:关羽武将篇[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战长沙,单刀赴会],

   诸葛亮臣士篇[回马荐诸葛、三顾茅庐、隆中对、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美人计、三气周瑜、卧龙吊孝、襄主入川,汉中之战];

y线:关羽武将篇[水淹七军、华佗刮骨疗毒、战樊城,失荆州、败走麦城],

   诸葛亮臣士篇[白帝城托孤,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出师北伐、智收姜维、骂王朗、六出祁山、空城计,火熄上方谷、五丈原归天]

  诸葛亮:写孔明臣士篇大量渲染刘备求贤因素,类比先董卓后曹操、先吕布后关羽,诸葛亮登场前也有徐庶来铺垫臣士篇,在君者求贤若渴方面:曹操迎许攸、孙策要太史慈、刘备寻卧龙得徐庶,为后文鱼水君臣打好了有力的基础,颇有姜太公钓鱼的意味,剧情发展至三顾茅庐方千呼万唤始出来。周瑜的内容是主打围绕托孤之臣的忠义主题,竭忠尽义辅佐新主、主站抗曹、心系江东披肝沥胆、要荆州打南郡、屡次主动对付魏蜀阵营……折腾这么多都是为了什么?为报孙策知遇之恩。公瑾有多在意伯符,公瑾的角色表现点是行动多于语言。公瑾的演义形象自然也有高光,只是不强。在君臣之义托孤方面,策瑜和玄亮有相同之处,演义中描写策瑜和玄亮的两对情节类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❹策瑜 玄亮 ],群英会公瑾所言大丈夫处世之论是作者追求的理想版君臣之义。演义剧情步入到后期,权臣篇武将篇男主纷纷下线,就剩下臣士篇男主了,关注点于是落在了诸葛亮身上,同时白帝城托孤、蜀汉政权也需要诸葛亮稳固大任,书中的剧情推动和曾经的历史情节实现了两方重合,这样一对“奉命于危难之间”的重任可能是作者有意安排。北伐线是诸葛亮实现千古忠义之臣的主要成分,卧龙待天时而腾飞,纵然不得天时,也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传承的正是自上古至今华夏民族人定胜天、锲而不舍的精神,武侯气节万世不倒。诸葛亮六出祁山,后文进行的臣士篇延伸是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许多读者看到五丈原之后对后面的剧情没兴趣?因为核心三男主都走完了

  三绝男主的出场顺序关羽(第1回)→曹操(第1回)→孔明(第38回),离世顺序关羽(第77回)→曹操(第78回)→孔明(第104回),于是120回全书的时间线由三绝男主视角延伸大半,覆盖率广。

  ❺“臣以君为心,君以臣为体”

  “人恃衣食,犹鱼之待水;国之恃人,如人之倚足,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无足则不可以步”——武则天
无价宝珠和死鱼眼睛❹君臣和夫妻纲常 

  作者理想的君臣之义在于两对君臣:策瑜(略写)、玄亮(详写),像描写曹操前先写董卓铺垫、描写关羽前先写吕布铺垫、描写孔明前先写徐庶铺垫一样,描写玄亮前以策瑜铺垫君臣篇幅,刘备创业崛起前而遇孔明,孙策创业崛起前而遇周瑜,英主中道崩殂,幼主需臣辅佐,为报明主知遇之恩,瑜亮皆以托孤之臣的人物形象尽忠义、明臣节,最后都壮志未酬、将星陨落

  董卓(反面)曹操(正面)

  吕布(反面)关羽(正面)

  徐庶(反面)孔明(正面)

  “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

  徐庶反面不在于人品而在人生轨迹,徐庶如同刘备阵营的萤火之光,被迫屈身于曹魏而终身不设一谋,无愧忠义之节,与刘备失之交臂,孔明如同刘备阵营的皓月之明,终身为刘汉尽心竭力,无愧忠义之节,徐庶和刘备是昙花一现的失之交臂,孔明和刘备是不离不弃的长年相随;由君臣之义的体现来看,从人品方面看孔明的反面铺垫应是李儒;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角度来看孔明的对照角色应是庞统,分别是蜀汉阵营立川开国的结束期、开端期;武将篇有关羽战黄忠,延伸的情节是张飞战马超,个人剧情线上关羽千里走单骑,与之对照是张飞入川单刷线;臣士篇诸葛亮不在时徐庶的主要剧情下线后周瑜接上,周瑜的主要剧情下线后庞统接上

  ❻如果再笼统来看全书,忠义价值观集中体现于汉臣之二相——曹操(反面)孔明(正面)

  [第四回]曹操曰:“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第四十三回]孔明厉声曰:“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

  曹操孔明同为丞相,曹家祖上食汉禄而篡汉,诸葛一家满门忠烈;同样是手握重权,曹操欺君罔上,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操背负汉恩、违背曾经忠义之心、凭枭雄威势而挟天子、以相权凌驾王威、颠倒臣主尊卑、破坏君臣礼制,孔明报答君主知遇之恩、举北伐赴业而尊天子、坚守忠义本心、坚守为臣本分、维护君臣礼制

  [第五十六回]《述志令》奸雄之臣自述:“孤本愚陋,始举孝廉。后值天下大乱,筑精舍于谯东五十里,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不意朝廷征孤为典军校尉,遂更其意,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念自讨董卓,剿黄巾以来,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但欲孤委捐兵众,归就所封武平侯之国,实不可耳:诚恐一解兵柄,为人所害;孤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诸公必无知孤意者。”

  [第九十一回]《出师表》忠义之臣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前面提到,作者对角色的刻画程度与构思心血:为君者<为臣者

  刘皇叔的对手是曹操、自己麾下是关羽孔明,人物塑造被三绝碾压,帝王之气刻画不如曹操,忠义之节刻画不如关羽孔明,自己的人生还被他们仨包围了,人物形象丰富度跟不上戏份存在感,三重衬托下读者容易感觉他懦弱甚至无能。[有关黛玉和人物X类Y类组合] 皇叔的演义形象褪去了雄才盖世,不是强大可靠感仁君而是寻求庇护的仁君,主动性、权威感:刘备<<三绝,人物形象与三绝相比更偏向于X类,爱哭的角色属性又被书外许多看官嫌弃,这也得了,还被现代人扣上伪君子的黑锅,皇叔实惨。

  ❼三国&红楼

  为什么《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和《三国演义》适配度很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长生殿》借史叹兴亡开头:“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

  都属于俯揽在人间之上而大观尘世的角度进行总启。主体结构方面,《三国演义》在忠义,《长生殿》在于情之兴亡,《红楼梦》在于情、幻、梦、镜

  在此对照《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红楼梦》

  宝钗《临江仙》:“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被遗不用的顽石“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黛玉是“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

  黛玉《葬花吟》:“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三国演义》

  周瑜:“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阚泽:“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

  关羽:“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徐庶歌曰:“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纵今生有幸相遇,奈何生不逢时、美中不足。

  

  三国演义是一部编撰英雄的通俗史,红楼梦是一部编撰红颜的血泪史。有道是“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两本名著的相同点:伴随岁月所变化的兴衰枯荣更替、远去英雄不自由、生不逢时时运不济、大厦倾覆的无力感、怀才不遇济世无门、展时意志之长盼、青山常在之长叹、历史变迁之感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和《三国演义》表达层面具备很相配契合度,故而两者能相得益彰。

  ❻曹刘经典语录: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❼野史尽真乎?曰:不必也。尽赝乎?曰:不必也。然则去其赝而存其真乎?曰:不必也。《六经》《语》《孟》,谭者纷如,归于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牧、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如是而已矣。经书著其理,史传述其事,其揆一也。理著而世不皆切磋之彦,事述而世不皆博雅之儒。于是乎村夫稚子、里妇估儿,以甲是乙非为喜怒,以前因后果为劝惩,以道听途说为学问,而通俗演义一种遂足以佐经书史传之穷。而或者曰:“村醪市脯,不入宾筵,乌用是齐东娓娓者为?”呜呼!大人子虚,曲终奏雅,顾其旨何如耳!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人。其真者可以补金匮石室之遗,而赝者亦必有一番激扬劝诱、悲歌感慨之意。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戾于诗书经史。若此者,其可废乎?里中儿代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夫能使里中儿顿有刮骨疗毒之勇,推此说孝而孝,说忠而忠,说节义而节义,触性性通,导情情出。视彼切磋之彦,貌而不情;博雅之儒,文而丧质。所得竟未知熟赝而熟真也。——《警世通言》

评论

热度(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