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

寂寞梨花院落闲,远山愁入两眉弯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哭殷遥》王维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

  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

  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

  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

  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

  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

  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

  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

  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

  负尔非一途,恸哭返柴荆。

  “妹生辰不偶,家运多艰,姊妹伶仃,萱亲衰迈。兼之猇声狺语,旦暮无休。更遭惨祸飞灾,不啻惊风密雨。夜深辗侧,愁绪何堪。属在同心,能不为之愍恻乎?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对菊持螯,同盟欢洽。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之句,未尝不叹冷节遗芳,如吾两人也。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悲时序之递嬗兮,又属清秋。感遭家之不造兮,独处离愁。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无以解忧兮,我心咻咻。一解。 

  云凭凭兮秋风酸,步中庭兮霜叶干。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静言思之兮恻肺肝!二解。 

  惟鲔有潭兮,惟鹤有梁。鳞甲潜伏兮,羽毛何长!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三解。 

  银河耿耿兮寒气侵,月色横斜兮玉漏沉。忧心炳炳兮发我哀吟,吟复吟兮寄我知音。四解。”

  【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 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第四十二回庚辰脂批)

  以上宝钗写给黛玉的书信在程高本《第八十七回·感深秋抚琴悲往事》,续书者极有可能将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改动到悲剧发生之前。换而言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发生在四大家族彻底败亡、大厦倾倒再难扶的时间段。

  在原稿诸芳流散期,金兰契钗黛阴阳两隔,花落人亡冷月葬花魂,宝钗写下了悼念已故挚友颦儿的书信。而后人程高本续书加工将时间线提前,改成了黛玉还在世时宝钗相赠书信。

  薛林皆非生其地

  非其地,树之不生——《史记· 日者列传补》  

     流水高山俟诸知己,金声玉振集其大成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钗黛真情交心,从此再无芥蒂

  黛玉性格在后文开始趋向于宝钗,而宝钗必定也会发生改变,即趋向于黛玉

  黛玉十五岁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宝琴岫烟登场

  黛玉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直是亲姊妹一般。宝琴见林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黛玉亲敬异常。

  孟光接了梁鸿案

  黛玉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

  第五十六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黛玉认宝钗母为娘

  邢岫烟薛蝌婚事

  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黛玉以后便亦如宝钗之呼,连宝钗前亦直以姐姐呼之,宝琴前直以妹妹呼之,俨似同胞共出,较诸人更似亲切。

  藕官假凤虚凰篇幅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

  “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

    谁知余之永伤”

  “夜深辗侧,愁绪何堪”

  “忧心炳炳兮发我哀吟,吟复吟兮寄我知音”

  “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静言思之兮恻肺肝!”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绝弦》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

  知音不在,无以续弦

  若非今生与颦儿永别,怎会句句凄伤?若非痛失所爱,如何写言强烈悲切?往常是她劝言悲伤中人远离悲伤,如今悲伤人是她自己,谁人来劝?

  

  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予姊妹可同列者。

  《沁园春》元·白朴

  流水高山,独许钟期,最知伯牙。愧我投木李,得酬琼玖,人惊玉树,肯倚蒹葭。

  风雨十年,江湖千里,望美人兮天一涯。重携手,似仲宣去国,江令还家。

  门前柳拂堤沙。便是系、天津泛斗槎。看金鞍闹簇,花边置酒,玉盂旋洗,竹里供茶。

  朱雀桥荒,乌衣巷古,莫笑斜阳野草花。寒食近,算人生行乐,少住为佳。

评论(1)

热度(8)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